四大不動產公會 :進入房產史上最黑暗時刻

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理事長林正雄,抨擊平均地權條例。圖/本報資料照片

「2023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高峰論壇」12日於台中登場,全台數百位房產相關從業人員與會,共同探討建築業面對全球淨零碳排的衝擊與挑戰。四大不動產公會理事長在論壇會召開前、聯合砲轟「平均地權條例」修法草案,是最沒有智慧的政策,徹底重擊房市,直言「現在已進入房產史上最黑暗的時刻」!

主辦論壇的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理事長林正雄率先開炮,指稱政府10多年來,針對房地產業陸續推出奢侈稅、房地合一1.0及房地合一2.0,「這些增加出來的稅,其實賣方都會加在買方頭上」,打房反而讓民眾的購屋痛苦指數提高;而「平均地權條例」修法草案通過,更將徹底重擊房市,「未爆彈是有可能發生的,到時候殘局該由誰來收拾!」

林正雄預言,「平均地權條例」修法通過後磨合期至少2~3年,預售屋市場將面臨量縮挑戰,從921大地震至今,目前全台900萬戶住宅中,僅220萬戶是震後相對安全的房子,回顧近五年來,全台每年成交移轉棟數約達30萬戶,其中約有10萬戶是預售屋,預估2023年因受到金融限縮令規範,全台推案量將減少3成,2024年可能再減5成。

大台中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王至亮痛批說,房地產業一年來承受七、八次政策連續打擊,沒有一個產業可以承擔這樣的壓力,「不少次是中央今天公布、明天就要實施,建商根本來不及反應」。他直言,「都是產業,為何政府只抓建築業出來打?把建築業打垮了、社會真的不會比較幸福!」

王至亮進一步表示,目前各行業在土地與建築融資方面,金融限縮非常嚴格,而金管會去年9月發布的「綠色金融3.0」政策,逐步推動揭露碳排,帶動產業減碳,未來可透過綠色金融、綠色授信、永續連結貸款、鬆綁貸款成數,「建築業很願意配合綠色金融,希望政府能對建築業更友善。」

台中市不動產聯盟協會理事長吳本源表示,房地產問題政府也有責任,國有財產與土地的標售屢創新高,建商土地取得成本大增,房價自然會墊高;再者,各地方政府財政困難,區段徵收取得土地再高價標出,如此循環反覆推出的政策「治標而未治本」,討論房地產政策,須從整體經濟和稅制做更完整的思考。

台中市不動產仲介經紀公會理事長林志雲則認為,「平均地權條例」一旦上路,預售屋不得轉約,將使市場資金轉向新成屋與中古屋,長期來看對仲介業其實是好事,但短期預料在消費信心不足下,將會影響全面買氣;中長期則面臨新屋供給量不足問題。由於疫情三年期間不少人轉到房仲業,如今面臨房市買氣低迷,加上台中房仲家數比超商還要多,後續要觀察房仲業是否受影響。

轉載出處:工商時報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